李城外:《向阳情结——文化名人与咸宁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。
序
中共湖北省咸宁地委书记 万维东
随着岁月的流逝,向阳湖已成为历史。它成了昔日六千京城文化人一段抹不掉的记忆,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化史上一节笔墨凝重的篇章,同时,也成了今日咸宁人珍视的一座精神宝库!
历史是不能忘记的。列宁早就说过:“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。”只有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,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,开拓未来。由此可见,我区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的工作,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。
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十五大强调,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,下大力气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。《向阳情结一一文化名人与咸宁》和《向阳湖文化人采风》的出版,可谓适逢其时,借此机会,我代表地委、行署,向所有关心咸宁发展的向阳湖文人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谢忱!
两书的编著者李城外同志长期在地委身边工作,近年来利用业余时间,致力于向阳湖文化的挖掘和研究,埋头苦干,不负众望,为宣传文化名人,提高我区在全国乃至海外的知名度,作出了可喜的成果,值得庆贺!希望他再接再厉,不断地给向阳湖文苑增添新的光彩。
鉴于“情结”和“采风”的内容相互关连,可对照参看,这篇小序,姑且就一当两用吧!
1997年11月8日于温泉
咸宁有一座“文化金矿”(代前言)
文革中期,原文化部创办咸宁“五七”干校。六千余名文化界高级领导干部、著名作家、翻译家、艺术家,出版家及家属下放到鄂南向阳湖,经历了为期三年左右的“劳动锻炼”生活,当时,干校分为文化部机关、文联作协口、出版口、文物口、电影口五个大队。在特定的条件下,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一下子汇集于咸宁的一隅,人数之多,密度之高,总览古今中外文化史都是罕见的。已作古的如文学家冯雪峰、沈从文、张天翼,剧作家孟超、陈白尘,翻译家金人、孙用、纳训,文学评论家侯金镜、冯牧,诗人郭小川、李季,画家邵宇、邹雅、刘继卣 ,出版家陈翰伯、金灿然、王子野,文博专家吴仲超、唐兰、龙潜等;仍健在的如冰心、楼适夷、韦君宜、周绍良、徐邦达,刘九庵、耿宝昌、金冲及、卢光照、许麟庐、李平凡、吴雪、王益、宋木文、范用、杨德炎等。他们在向阳湖劳动生息,辛勤耕耘,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令人刻骨铭心的一页。
自1995年春以来,咸宁地委、行署利用特殊优势,开始组织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,通过加强对下放到向阳湖文化人的宣传,以进一步提高咸宁的知名度,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大发展。地委书记万维东为此提出了“五个一”的计划,即做好一组系列文章,编一本文化人写咸宁的书、拍一部专题电视片,开一个文化人座谈会,建一座向阳湖碑林。行署专员李明贵把向阳湖喻为“文化金矿”,要求加紧开采。同时,地委宣传部长俞柏林、咸宁市委书记程传忠主持召开专题研讨会,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,组织人员进京采访,并在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电影公司等单位召开座谈会。地方财政在并不宽裕的情况下,仍挤出专款用于向阳湖文学艺术馆和文化碑林建设;一些有识之土积极策划组建“中国向阳湖文化村及其企业集团”,呼吁通过招商引资对向阳湖进行综合开发;《咸宁日报》等地方报刊特辟专栏,登载文化人专访和他们回忆干校生活的文章,发表一系列评论文章;咸宁电视台推出大型人物系列专题片《向阳湖文化名人专访》,使全区干部群众形成了共识:向阳湖文化既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文化,又是对名人的纪念文化。这项资源对咸宁而言,可称为“无形的知识产权,没有注册的专利,不用花钱的广告,品位高雅的土特产”。《文艺报》、《文汇报》、《中国文化报》、《中国艺术报》、《作家报》、《湖北日报》、《武汉晚报》、《人物》、《中华儿女》、《追求》、《今日名流》、《青年文摘》、《新华文摘》等报刊纷纷发表有关文化人专访: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从1996年4月开始,在每周“荆楚风流”节目中连续播送“向阳湖文化名人采风”,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,全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正在紧锣密鼓,形成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整体态势。
“向阳湖情结”牵动了京城文化名流的心,短短的两年中,首都已接受鄂南作者采访的文化人达百余名。在北京医院养病的“文坛祖母”冰心,得知咸宁计划筹建“向阳湖文化碑林”的消息后,以95岁高龄题写了“向阳湖”三个纤细娟秀的大字;全国政协常委,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为碑林题匾;臧克家、李长路、顾学颉、王世襄、朱家溍、史树青、陈乔、杜仙洲、沈庆林、佟韦、王景芬等纷纷录下干校旧作中的诗句相赠。其他文化人的题词有:“深深地怀念咸宁和向阳湖”、“向阳湖是文革时期我们的避难所”(萧乾),“看向阳湖焕发出新的光彩”(张光年),“向阳湖,我的过去了的生命”(严文井),“向阳甘棠,桂香满天,灵芝铺地,如入仙境。每一念及,为之神往”(单士元),“咸宁人文芸萃之地,今已蔚为新文艺之乡”(傅振伦),“向阳精神,永志难忘”(谢辰生)、“向阳湖大有发展前途”(胡继高),“彼时多苦,今日咸宁”(谢冰岩),“向阳湖使我懂得了国情民情和友情”(陈早春),“向阳湖,我想念你”(刘辽逸),“红楼非梦,向阳无湖”(周汝昌),“不能再发生文化大革命了”(李琦),“历史在这里沉思”(周明),“六千人的汗水、泪水,苦恼和忧虑,还有一点希望,汇成向阳湖”(陈原),“向阳湖畔紫禁城,人间才艺喜相逢”(吕济民),“人才荟萃咸宁县,文采风流向阳湖”(罗哲文),“我亦湖上人,曾知禾黍艰”(范曾),“战天斗地,自强不息”(杨伯达),“鄂南重镇,人杰地灵。向阳湖水,曾润我心”(薛德震),“向阳湖哺育过我的诗”(牛汉),“汗水曾洒向阳湖”(侯恺),“向阳湖很富饶,生长稻米,生长思想,也生长诗”(杨子敏),“难忘向阳岁月,深深的人生记忆”(吴泰昌),“诗文源流长,向阳永不忘”(胡德培),“忆咸宁,想咸宁,祝咸宁经济腾飞,文运昌盛”(杨新),“回忆在咸宁向阳湖干校蚊帐中油灯下读英语文学名著,引发一九八一年创办《英语世界》杂志的情景,令人怀念不已”(陈羽纶),“向阳稻香飘四海,文人学士遍五洲”(杜耀西),“水波竹影向阳湖,不是故乡似故乡”(张慈中),“向阳花正红”(绿原),等等。
咸宁地区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,得到了文学艺术大师和文化部、文联、作协、湖北省领导的大力支持。1995年,中国文联主席曹禺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光年都不顾体弱多病,分别为鄂南人正在组织编写的《向阳情结——文化名人与咸宁》、《向阳湖文化人采风》题写了书名;原文化部代部长,著名作曲家周巍峙深情写道:“身在向阳湖,心系周总理”。随后,前文化部长、著名作家王蒙热情呼吁:“注视文化人的足迹,营造更加美好未来”,并祝愿这项工作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;中共中央委员、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长刘忠德欣然题词:“开发向阳湖资源”;中国文联副主席、中国作协副主席张锲在京听取咸宁客人汇报后,表示今后将关注和支持向阳湖文化的开发;中国文联副主席、中国书协代主席沈鹏寄赠墨宝:“希望阳光长在”;湖北省省长蒋祝平泼墨挥毫:“铭记历史,弘扬文化”;省委常委,宣传部长王重农,省长助理江温等分别到向阳湖实地考察。不少京城文化人也专程重返向阳湖,寻访故地。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1996年5月中旬,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在鄂南考察期间,听取了咸宁地区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情况汇报,肯定了这项工作的价值。次年3月,在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,新闻出版界张惠卿,陈早春,姜维朴、傅璇琮、沈鹏、刘杲、和穆熙等七位委员联合提案(1137号),建议文化部和湖北省领导重视并支持咸宁地区文化资源开发,这是咸宁地委、行署的重大工作举措首次被列入全国政协会议的提案,已引起上级领导和新闻舆论界的高度重视,对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