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平伯干校家书(节选)
一九六九年
十二月十四日
润民览:
自罗山丁洼干校寄信到津谅已收到。我曾于11月30日(星期日)步行至罗山县,约不足15里,逾冈子数重始达,7时去,8时3刻到。在彼买一熟鸡,较北京的为佳。吃面一碗,又吃面裹鱼块汤。去时有伴,归时失侣,独自归来,行原野中,别有趣味,颇虞失道,幸只一条通路,无甚歧岔,于12时半回寓。此事前信未提及,今补叙之。你闻之亦必有兴味。我们于11日(前信云12,系误记)上午9时半乘bus启行,过罗山、息县,逾淮水而北,有公路桥,于12时3刻抵包信集。同人分住三处:(1)医院,(2)小学,(3)中学。我的住居分配在小学。茅屋三间,孙剑冰家占二间,我们只一间,中间腰隔一下,总算分为两家。地甚简陋窄小,汝母初到亦稍感不悦,我却能安之。其室虽陋,而四围环境颇佳,非常清旷。饭食暂时包伙,饮水(井水)亦可对付。带来各件均无遗失。煤炉迄未能用,以无煤,室内打洞安管亦不甚便。此处亦未必常居,仍须俟领导上安排。包信通电,但小学无之,故照明仍需煤油、蜡烛。12日上午汝母在室内整理各物。我10时半外出“赶集”,买笤帚、油条而归。此间有邮局,通信及寄包裹均便,我们现不需要何物,要什么当告你。来信可书:河南息县、包信集、包信小学转俞收即可。13日上午开始“天天读",即在邻室孙处,只此两家的人,由我主持,有汝母参加(八~九时),亦前所未有也。此间逢旧历双日有集,殆犹古风。我住北京50余年未移迁,而此一月之中三迁其居,北京一信阳一罗山一息县。住信阳12日,住罗山丁洼14日,到包信四日矣。去住之缘,诚不可知。南来匝月,除初到信阳时遇雪外,皆晴,未值雨。在小学打伙食,亦尚好。亦有烧肥肠肚块、羊肉之类。用饭票,非包月。蔬菜较罗山为少。“集”临柏油马路,通驻马店、信阳均有公车。驻马店较信阳为近,闻有公车直达。如我住在此,你将来来看我们,并不费事,但总是以后的事了(此间可上、下车,却无购票站也)。昨日下午,我们到街上散步,打些爆油,买酱牛肉,往返只一小时耳。今日有“集”,拟去看看。所住室内温度,约在摄氏零度上下,亦不过冷,惟手觉僵冷耳。
有粉红条纹里子的丝绵被一条,不知你带津否?如在你处,可为保存,你母说她要的。复信告知。
估计你当有信在途中,因往赶集,即寄此书。即问你们都好。
1969年12月14日(星期日)上午 父书
原注:俞润民,俞平伯之子。
十ニ月二十一日
润民览:
14日信谅已收到。是日赶集购得活鱼和虾,只用2角。鸡子3枚,每个7分。鱼虾以火酒烹食之,虾有一大碗之多,南来第一次尝鲜。鱼虾等固价廉,开水却很贵。我打了一瓶的水,费5分,实系上了当。一角买4个牌子,可打4瓶。零卖则每瓶3分。即此亦很贵。以此间煤价高也。“集”为自由市场,讨价还价,我们不这样做,领导上如此嘱咐。15日罗山续有人搬来,住中学校,云有10家之多。转到栋栋来信,略知汝在工地近況。16、17日天气均和暖,达400F,闻本地人云,最冷不过摄氏零下6、7度,则比京津暖多。17日晚得你14日书,知道工地情况甚好,且比我处为优。栋栋写信有父风,亦很有趣。18日天气稍冷,室内340F。此间伙食,早粥,午面条,晚馒头。菜则豆腐、萝卜、羊肉,亦颇好。用饭票,我们吃得不多,亦很省。知每星期尾可回家,信自可寄津寓。工地详址亦告知。南来已逾一月,箱子方全部打开,前信所云汝母之丝绵被已找着了。此间有煤油,买一角钱的小灯燃之。汝母又用”速溶咖啡”小盒盛油,上开三孔安捻亦可以温菜。又在西墙穿孔安管,小炉已装好,只是缺媒。20日在集上购麻杆(4分一斤)一捆,价1元7角,可以对付烧些热水。
18日上午收到汝15日信,只有4天,并不很慢。胶鞋我有两双,为胶皮的,一为布面(有带)胶底,大约也够了。长的马靴,暂时不需要。现在所内人员分住两处:一东岳集(主要是干部),二包信集(主要是家属),非常分散。罗山据点是否撤离完了,亦不得知。说要盖房,亦不知何时能建成。我住小学内,非常清静,甚闲,一切听其自然。睡眠之佳,前所未有,大约7时左右即灭灯安寝(大家也睡了),直至次晨6时起床。同事住此者,只有孙剑冰一家(孙常在东岳劳动,家中只孙太太和两个小孩),其他多住别处。旁人或不喜这样生活,我却很喜欢的。所谓包信集,事实上只有一条南北长街,约半里许。有些小店,依我所知,有杂货店(打煤油),理发、卖牛肉、卖纸张、卖茶水、药店等等。店铺无招牌,一般不容易看出。二日一集,有蔬菜、鱼虾、肉类。卖油条(以羊油炸之)、卖燃料等等,人甚拥挤。街之东头有公共汽车,通往新蔡、信阳等处,却并无车站,只有一木牌为记。车到后由车上人下来售票(要排队)。
以后信件书包信集、包信小学转即可。以此间实无所谓五七干校也。我浮寄此间,生活虽尚好,心中亦不安定。汝母亦每日忙碌,身体勉支。节侯即交冬至,以后气候总要冷些。余不多书,即问你们都好。
12月21日 父书
原注:栋栋,名俞华,俞平伯的孙女,俞润民之女。
一九七O年
元旦
润民览:
27日东岳又有会,他们未来叫,我亦未去。包信与东岳相距15里、下距息县均为七八十里。包信距新蔡40里。罗山据点已撤销。将来工作怎样进行,我全不了解。盖房既很困难,现移两所(经济、文学所)尚居住分散,全学部共有十几个所,如全部下来,是不易想象的。我此来困难很多,而生活艰难不与焉。即以住居而论,两地既相隔甚远,我住在哪里都不合适。如住在东岳,就不用跑路了,但那里的干部都在积极劳动,我若袖手旁观既不对,但劳动又插不下手去;况且那边又未必有闲屋。住在包信,有些老弱,则不觉突出总比较好,却又有与“中心"远隔的毛病,我自只能听领导上的吩咐,暂时住着。这里生活我倒无所谓,且比较喜欢。一则清净。同住孙家四个人,而孙剑冰本人经常在东岳,只三人而已。二则小学环境颇好,饭食亦尚好。早粥,午面条,晚肉食(常有馒头),米饭偶有,太硬,我也不喜欢吃。28日(星期日)有宣传队等领导同志,到寓所来看,大约暂可安居。我亦不曾说要搬到东岳去。是日风寒,室内摄氏零度,汝母往集上购食物,打煤油。29日稍和。以麻杆煮白肉(买来系半熟的),蘸酱油,甚佳。煤虽来了少许,和成小块,却尚未烧。麻杆一烘即过,不易引燃。或将有劈柴,亦未能定。近学习文件。五七干校,即为学员,有毕业之说(即有期限的);又要选拔学员去插队,我们这里现尚谈不到此。你处亦有所了解否?又云双职工可以由两单位协商下放在一起。这一条似适用于你们两人,不知作何计算?30日又来末煤300斤,室内不能容,只得堆在户外。如何笼上,尚是一个问题。中午居然对付笼上,以白肉煮白菜,甚美。室内温度亦达400F。带来炉子,费事甚多,总算用着了。因装得很低,管子尚剩下两节。300斤末煤,价6元6角余,合53元余一吨,比京津贵多。晚上将炉火留住,31日晨起,380F,较以前为暖。日历只剩一页,尚是你从天津携来者。中午以邻室笼火(实系相通)温度曾达460F,天气本不甚冷,31及元旦放假,无"天天读"。中学校门内尚有点缀,小学则无之。下午得你28日长信,为慰。杨厚湛与你投契,相聚多年,远行分手,自属难遣,当此伟大变动时代,这样情形是常有的。郭二嫂有去西北之说,她身体不好,有此壮志,亦匪容易,寄东西事,如果方便,我要下开各件。如缺某件亦无关系。地址仍如来信所书即可。
打火机一(要试试灵否。汽油续灌这里总有办法,你平常是怎么灌的?容量甚小,需有工具)。二号干电池两节(如包中装得下,可附纸烟包,亦不要多,不附亦可)。此间有邮局,自不难寄到。除タ,厨师有红烧方块肉,每碗3角5分,虽不太烂,颇佳。汝母更煮,肉汤白菜加些虾米。我得饱餐,度此1969年矣。已交"二九",这里约只有两个多月的冷天。
估计新年后你返工地,故寄至农场。打火机是否可以邮寄?可先询问下,以免买来了寄不出。
我于去年廿七日发一信谅已收到。今日晴,420F,农历双日有集。即问安好。
1970年元旦 父书
(选自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、邓瑞全主编《名士自白——我在文革中》)